从江西赣州走向世界,z6尊龙·凯时为您打造时尚与舒适的生活
市值一度跌破百亿的东方甄选,在这个7月,俨然成了一只“意料之外”的妖股。单月涨幅达85.08%,市值突破200亿港元大关。
今年,东方甄选陆续推出的爆款正悄然书写新剧本。国产白虾三个月卖出20万单、自营卫生巾上线即售罄、第二款卫生巾新品延续“上市即热销”神话,
在直播电商告别野蛮生长的2025年,东方甄选用一场供应链革命,向市场抛出了关于“底部反转”的灵魂拷问。
上半年,东方甄选和工厂合作的国产白虾长期处于断货状态。据东方甄选数据统计,该款产品累计卖出超过20万单,总成交额超1900万。不仅如此,东方甄选6月上线的自营卫生巾产品快速售罄。随后7月,第二款自营卫生巾新品市场反响依旧火爆。
天风证券指出,东方甄选在FY25H1期间已开发并推出了600款SKU的自营产品。从最初的生鲜食品与零食起步,如今产品矩阵已覆盖保健食品、宠物食品、新中式服装等多个品类,实现了产品多元化。
据悉,自2022年4月推出首款自营产品至今,东方甄选超400款产品的全网销量2.1亿单,会员超25万满意度99.3%。
可见,东方甄选正以“打造百年老店”的决心深耕自营,自营产品战略也逐渐转为进攻态势。
而爆品逻辑的深层密码在于东方甄选对供应链的重构。与传统直播电商依赖流量红利不同,东方甄选采取了类山姆的精选策略。SKU数量不在多,但每款产品都经过严格品控和内容赋能。
以卫生巾为例,其抓住3·15曝光行业乱象后的安全痛点,通过详细介绍棉花产地、生产工艺,建立差异化信任链。这种内容+产品的双重壁垒,使得其自营品毛利率从2024下半财年的10%跃升至2025上半年的21%。
会员体系的快速成长则构成了另一增长引擎。2025上半财年半年报显示,截至2024年11月底,东方甄选APP上的已付费会员订阅数量达到22.8万人,同比增长84.4%。
与此同时,其自营产品占该类自营产品总GMV的比例已从2024上半财年的16.8%增长至2025上半财年的28.9%。而这不仅反映了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的进步,也证明了付费会员对公司品牌信任度的增强。
对比山姆中国900万的会员量级,东方甄选的渗透空间巨大,若会员数突破百万,仅会费收入即可覆盖大部分运营成本。
整体来看,东方甄选重构人货场的模式,本质上是对山姆会员店精选SKU+高周转+低加价逻辑的数字化复刻,并以直播间的文化赋能替代了仓储店的场景体验。这场自我革命正在证明,当直播电商撕掉网红滤镜后,供应链效率才是真正的估值锚点。
从流量驱动型MCN向供应链驱动型零售品牌的初次蜕变,东方甄选以自营品为矛、会员制为盾,同时也在模仿山姆“为富人省钱”的底层逻辑。
而这也是因为,2025年的直播电商正经历残酷进化。以抖音为例,其将内容垂类细分为48个子类目,垂直领域创作者流量比泛内容高60%。
在此背景下,东方甄选选择与胖东来、山姆殊途同归——以消费者为中心,精选高品质、高性价比产品,驱动稳定复购。
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,东方甄选农产品溯源直播占比超70%,自营品控体系使售后率降低40%。这种深度介入供应链的模式在卫生巾品类尤为典型:通过代工模式将单片成本极致压缩,既保障性价比又不牺牲品质。
这场重资产转型中,充裕的现金储备成为关键筹码。2024财年下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账上现金、定期存款及理财达46亿元,为供应链建设提供充足弹药。
目前来看,东方甄选的现金流正被投向三个方向。一是搭建“透明工厂”计划,通过溯源直播强化品控;二是布局线下渠道,在新东方校区增设智能便利柜。
这种布局暗合直播电商新趋势。中商情报网指出,行业竞争正加速向“AI驱动个性化体验及ESG价值创造”维度演进。
而东方甄选的自我革命也需要人才引擎作为驱动。今年上半年,东方甄选154名核心员工,发放了共计8.83亿港元的股权激励。其中,除高管外,剩余151 名员工人均股权激励达到487 万港元,分三年归属。
这种绑定策略直指行业痛点。当AI主播渗透率突破85%,人的价值正从台前表演转向幕后创造。正如股权激励方案显示的那样,核心团队分三年归属,确保供应链能力建设的持续性。
如今,东方甄选以现金储备为盾牌,将供应链深耕推向战略高点。一方面借力京东物流的智能分仓系统,实现配送时效逐步提升;另一方面通过“透明工厂”计划直击品控痛点,东方甄选走出了一条新的路。
当去董宇辉化的红利被充分定价后,其自营卫生巾的爆款神话能否复制到更多品类?会员经济能否突破山姆1/40的渗透率?
这些问题的答案,将决定其估值是完成“U型反转”还是再度陷入直播电商的周期性波动。而这场股价得狂欢也终将回归最简单直接的冷静拷问。
此时,首当其冲的是流量成本结构性上升的问题。由于去头部主播后,大部头平台的获客成本也随之增加,自有APP的引流成本同样也居高不下。
而多渠道布局虽然分散了风险,但教育流量转化效率的天然局限(用户年龄结构偏大、消费频次较低)可能制约GMV的持续增长。尽管,飞瓜数据显示,东方甄选2025年6月GMV相比2024年6月增长了约28%,达到8.8亿。
除此以外,供应链能力的真正考验也尚未到来。目前的自营爆品多集中在低技术门槛的农产品和个护领域,当品类扩展至保健品、宠物食品等更复杂领域时,品控压力将呈指数级上升。
上半年热销的卫生巾,一定程度上3·15后的安全焦虑,而这种情绪红利能够持续多久尚未可知。虾仁、烤肠等生鲜品类则面临激烈的价格战,毛利率也有概率被进一步挤压。对东方甄选来说,其引以为傲的文化附加值能否在红海市场中维持溢价,还需时间来验证。
而且,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传统电商平台如京东、淘宝纷纷加码内容化转型,抖音超市、快手小店则向上游供应链渗透,形成对东方甄选模式的双向夹击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山姆、Costco等国际巨头正在中国加速下沉,其全球采购体系和会员忠诚度构建起难以复制的壁垒。与零头巨头相比,东方甄选现阶段的差距不在于理念,而是供应链的深度和宽度。
或许,归根究底最深层的挑战在于组织基因的重塑。当公司极力淡化个人明星效应时,如何避免陷入另一个极端,集体决策机制可能拖慢零售业必需的敏捷反应。
历史也总是充满反讽。曾经新东方因为名师而陷入瓶颈,今天的东方甄选则要防止 “去名师化”来扼杀创新活力。
当资本市场逐渐认识到,直播电商的终局不是流量游戏而是供应链竞争时,东方甄选提前布局的自营体系获得了溢价。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在同步降临。
这场转型的深层意义或许超越了单家公司范畴。在个人主播与平台权力的博弈中,东方甄选选择了一条艰难但可能更可持续的道路:不依赖任何超级个体,而是构建系统性的零售能力。
在掌声与质疑声中,这家公司的反转叙事能否持续,最终将取决于那些最朴素的商业本质,而非一时的股价涨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