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江西赣州走向世界,z6尊龙·凯时为您打造时尚与舒适的生活
《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(消费报告)》显示,2024年我国宠物数量已突破1.24亿只,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大关。其中,单只宠物犬年均消费为2961元,宠物猫为2020元。业界判断,在二线及以上城市,养宠家庭渗透率已达20%—30%。
以南京市场而言,即便仅以全国平均养宠水平计算,这座城市的宠物猫狗每年至少贡献20亿一30亿元的消费规模。
宠物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消费市场与公共空间,它们出入商场、漫步公园、“随主”出游。而城市如何为宠物打造适宜的活动空间,以及人宠互动的和谐程度,正深刻影响着“它经济”的发展维度。
今年4月底,某本土长租公寓品牌正式推出南京首个“宠物友好型公寓”,宣布就此打破“租房不养宠”的行业铁律。
“宠物友好型公寓”究竟有何特别?在工作人员陪同下,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建邺区的某套公寓。
推开房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贴在玄关处的《养宠友好公约》——“每日清理猫砂盆”“训练猫咪不抓家具、不吵闹”“遇到猫咪相关问题,及时沟通解决”等条款清晰醒目。这份公约以暖黄色调为底色,配以俏皮的卡通插画,并设有“喵星人留言板”,更像一份充满爱意的“家规”。
走进其中一间宠物友好房,原木色的立体猫爬架错落有致地占据整面墙壁,顶端延伸出一条透明星空顶隧道。猫咪可以在架子上灵巧腾跃,也能钻进隧道里探头张望,或者趴在最高处的观景台上慵懒地打着哈欠。
“在空间改造的过程中,我们充分考虑了猫咪的生活习性。房间不大,却藏着满满的细节。”顺着工作人员的手指看过去,传统的高脚床被替换为全落地式矮床,让那些总担心“猫主子”钻床底沾灰的“铲屎官”松了口气。公寓特别配置了新风系统,重点优化宠物生活区的空气循环,有效消除猫砂盆产生的异味问题。加固纱窗在确保猫咪安全的同时,又不妨碍阳光亲吻它们的胡须。
品牌方还当起了“宠物管家”,提供长假托管、上门喂养、智能设备共享、宠物交友等服务。“出差时用他们的上门喂养服务,师傅全程佩戴记录仪,还能定制20分钟逗猫录像。”首批租客90后程序员张先生说,这种服务让他“终于敢放心出差”。
据了解,“宠物友好型公寓”面世之前,该长租公寓品牌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市场调研。他们发现,大量潜在租户有带宠合租的需求,但是往往被一句“养宠物、不租房”挡在门外。
事实上,“宠物友好型公寓”的“受宠”程度超出预期。在建邺区试点项目中,品牌方完成12套(约30间)宠物友好房型的升级改造。虽然因专属改造和服务成本导致租金适度上浮,但市场热情不减,目前仅余1间待租。
记者注意到,在品牌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区,更多宠物主热情呼唤:“栖霞区什么时候能有?”“溧水区求安排!”“鼓楼区急需!”……对此,内部人士表示,将根据市场反馈逐步扩大服务范围,并且计划增设萌宠主题乐园和特色社交活动,持续完善宠物友好社区生态。
配图里,两只吐着舌头的小狗亲昵地依偎在一起,另一只则探头探脑地想要加入“群聊”。画面背景里,“毛孩岛”的标识掩映在一片葱郁的草坪之间。更远处,江心洲这片被长江温柔环抱的“城市绿洲”,正为这幅人宠同乐图勾勒出天然画框。
每逢晴朗天气,占地8000平方米的毛孩岛主题乐园便热闹非凡。在围栏乐园里,解下牵引绳的狗狗们你追我赶;在帐篷休息区内,主人们或轻啜咖啡,或闲话家常,目光却总是不自觉地追随着撒欢的“毛孩子”,眼角眉梢都写满了幸福与满足。
一旦“毛孩子”玩累了,大家就移步至一旁的室内咖啡馆补充“能量”。只见岛台上整齐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零食专区,标注着“人吃的”“小狗吃的”。环绕四周的货架也摆满了造型别致的宠物玩具、实用装备,以及独具特色的宠物IP联名周边商品。
“走,上岛去!”这句话已经成了eco所在宠物群的聚会暗号,只要一招呼,大家就带着“毛孩子”直奔“毛孩岛”。
让“毛孩岛”成为“毛孩子”的快乐老家,这也是毛孩岛主理人陈俊仁的初衷。城市“含宠量”持续攀升,拥有得天独厚生态环境的江心洲,早已被南京爱宠人士亲切称作“野生狗狗公园”。然而,激增的宠物也让安全和管理问题凸显。
“在偌大的城市里,能不能为宠物们打造一个没有天花板的活动空间?”这个想法最终在去年11月落地,毛孩岛主题乐园正式开业,成为南京主城区首个大型专业户外宠物公园。
凭借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独特的运营理念,这里迅速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胜地。“每个周末都有几千人,最高时候一天有几万人,咖啡和非咖啡饮品的销量能达上千杯。”陈俊仁透露。
毛孩岛的经营之道,远不止于简单的商品销售。这里真正想做的,是挖掘宠物的情感价值,构建独特的社交圈层,从而打造一个人宠共融的生态共同体。
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毛孩岛发起“流浪动物归港计划”:53张流浪猫照片拼成故事墙,手绘插画区记录萌趣瞬间,义卖市集人头攒动……短短两天内,无数陌生人为爱驻足,用行动为流浪毛孩点亮希望。在三四月份,多场比熊犬主题社群活动让毛孩岛化身欢乐的海洋:几十只白色“棉花团”在草坪上翻滚嬉戏,潮服走秀萌翻全场,人宠配合的拉力赛更是笑料百出。
“你能想象,一对情侣会选择在毛孩岛求婚吗?”陈俊仁回忆着,这对恋人在毛孩岛的落日草坪上许下誓言,他们的爱犬静静陪伴在侧,所有人都被这温馨的一幕打动。
自从一年前将雪纳瑞抱回家,王欣家就自动晋升为“二孩家庭”了。“我有两个娃——11岁的女儿‘福包’和1岁半的小狗‘福豆’。”现在,她喜欢这样介绍自己。
虽然“福豆”爱拆家,被咬坏的手表、撕碎的布娃娃、一片狼藉的客厅会让女儿“福包”气得跳脚,但谁也挡不住“福豆”出其不意的撒娇卖萌,再大的火气也瞬间化为宠溺的叹息。
这个毛茸茸的“家庭成员”彻底改变了王欣一家的生活方式:外出吃饭,也要安排“福豆”到专门的宠物餐厅吃鲜食;周末打球,必定带着这位专职“球童”;拍全家福,“福豆”盛装出镜,而且妥妥“C位”。
今年春节,全家开启了一场长达12天、横跨四省的自驾游,“福豆”也被带着“一起看世界”。出发前,王欣做足了功课,选择口耳相传的“宠物友好城市”,入住口碑较高的宠物友好民宿,规划适合携宠出游的旅游路线。
让王欣得意的是,出门在外的“福豆”仿佛自带社交属性,“走到哪,都能交到朋友。”在福建民宿,“福豆”与另一只雪纳瑞一见如故,两家人成功组成旅游搭子。在景区街头,王欣怂恿“福豆”跨过矮杠,“福豆”无动于衷,旁边的一位姑娘忍不住“打抱不平”:“你又没带吃di,它怎么肯走呢!”一句带着南京腔的“吃di”,让王欣在异乡结识南京潘西。
“养宠不是简单的‘喂养’,而是和它一起生活。你会从它的角度出发,细心考量它的需求与感受。”王欣感慨道。她也能明显地感受到,越来越多的民宿、酒店和景区正为“四脚游客”敞开大门,出门在外总能看到快乐溜达的“毛孩子”。
随着交通服务的持续创新,宠物的活动半径正在不断拓展。今年4月8日起,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沿线趟列车上,试点推出“隔离运输、人宠分离、专人看护”的宠物托运服务,宠物已经能够在南京南站“凭票上车”。
与此同时,2025年多家航空公司推出或升级“宠物进客舱”“宠物占座”服务,收费标准普遍控制在1500元以内。在主人们的陪伴下,宠物们也能来场“说走就走”的旅行,“握爪”更广阔的天地。
随着新一代“铲屎官”与“毛孩子”的情感羁绊不断加深,宠物行业的创业轨迹往往惊人相似:创业者们在与爱宠相处的日常中嗅到商机,在某个细分领域找到事业与热爱的完美结合点,最终将这份对宠物的爱意转化为全身心地投入。
陈俊仁就是典型代表,作为资深宠物主,三年前他一头扎进宠物食品行业,如今又将事业版图扩展至线下主题乐园运营,亲历着人宠关系的时代变迁。
此前,宠物主要承担看家护院、基础喂养等工具性角色;随后,宠物市场进入“拟孩化”阶段,呈现育儿式喂养、家人化陪伴等特征;近一两年,“人随宠物”的趋势愈发显著,在生活的每一寸空间、每一个决定中,宠物的存在感都在不断上升,养宠也从基础照料走向更专业、更精细、更个性的情感表达。
“所有人类消费赛道,都值得为宠物再做一遍”,这已是行业共识。目前,消费市场仍然是“宠以食为天”,但用品和服务领域正迸发出惊人活力。更多生活场景正在转化为宠物消费的潜在入口:智能用品解决喂养痛点,主题摄影定格温馨时刻,专属旅游创造共同记忆,行为培训促进和谐共处……这些新兴业态正在重新定义“它经济”的边界。
与此同时,宠物友好理念也在重构城市生活空间,释放人宠共生的消费潜力。分享江心洲“毛孩岛”聚会的eco,还有另一个身份——景枫中心市场相关工作人员。景枫中心是南京首家双向宠物友好商场,并于去年升级为全国首家“宠物更友好商场”。宠物厕所、手推车、可租借的宠物用品、随处可见的小贴士,漫步商场,宠物元素遍布商场大小角落,几乎每家商铺都欢迎宠物进入。
景枫中心市场团队大多是90后和00后,团队成员人均饲养两只宠物。“做‘宠物友好商场’是我们从养宠人自己的感受出发,随着社会的进步可以创建更加和谐的人宠环境,让大家都拥有不同的生命体验。”eco说。
“宠物来了,人流也就来了”。2024年,景枫中心销售额突破42.8亿元,同比增长15.5%;客流量高达2960万人次,同比增长12%。这份“成绩单”虽然难以量化宠物经济的直接贡献,但随处可见的“人宠CP”已成为商场最具活力的风景线。
当“它经济”呼啸而来,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个产业的崛起,更是一种城市文明的生长——在这里,商业创新与人文关怀共生共荣,每个生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